二月二 | 巨龙翘首破云出 东风送暖满江湖
从这头到那头,一年顺利到年头。
龙抬头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
二月二之后恰逢惊蛰,蛇(民间俗称小龙)、蚯蚓、青蛙等冬眠动物,纷纷被春雷惊醒,抬头出蛰,继而万物复苏,引发春来之生机勃勃。


二月二这天,北方百姓在饮食多以龙为名。吃春饼名曰“吃龙鳞”,吃面条名曰“吃龙须”,吃馄饨为“吃龙眼”,吃饺子则叫“吃龙耳”,面条、馄饨一块煮叫做“龙拿珠”,吃葱饼叫做“撕龙皮”。
有些地方还有吃“龙舌”、“龙皮”、“龙子”、“龙蛋”以及吃春饼、吃猪头肉的习俗。“二月二吃豆豆”,不少地方当日还有炒豆子、吃豆子习俗。

在以农为本的古代,劳作是古人生活常态。这一天,就是“龙抬头”的二月二,称得上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“劳动节”。此时节,大地返青,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。
因此,二月二又被称为“春耕节”、“农事节”,也是劳作的人民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
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,名曰“花朝节”。到了元朝,又有“踏青节”之称。“二月二日,踏青节。初郡人游赏,散在四郊。春游千万家,美人颜如花。三三两两映花立,飘飘似欲乘烟霞。”
仲春月,踏青去,灼灼桃花送春风。天气在回暖,往后的日子都充满了希望。

《二月二日》
唐·白居易
二月二日新雨晴,草芽菜甲一时生。
二月二日江上行,东风日暖闻吹笙。
花须柳眼各无赖,紫蝶黄蜂俱有情。
万里忆归元亮井,三年从事亚夫营。
新滩莫悟游人意,更作风檐夜雨声。
《二月二日出郊》
宋·王庭珪
日头欲出未出时,雾失江城雨脚微。
天忽作晴山卷幔,云犹含态石披衣。
烟村南北黄鹂语,麦陇高低紫燕飞。
21
2023-02
关注亿昂控股集团
Follow us您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,获取更多信息

亿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
官方公众号

亿昂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
官方公众号